借鉴香港经验,探索“轨道+物业”模式,有效为政府减负
从深圳市发改委了解到,自今年4月获得批复以来,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该工程自深圳北站开往松岗站,穿越光明和龙华两大新区,计划探索实施“轨道+物业”模式,创新运用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打造国内第一条轨道运营“止损线”。
贯通广深港莞的重要枢纽
据规划,6号线工程沿深圳市中部发展轴布设,位于宝安区和光明新区,起自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终于松岗站,全线长37.85km,沿线覆盖龙华、石岩、光明等片区,是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建设的重点工程,计划投入总额230亿元。
据了解,深圳地铁6号线通过4号线联系深圳福田中心区及香港地区,强化深港合作的需要;计划接驳广深客运专线和厦深铁路西沿线,通过莞深城际线联系东莞地区,推动珠江东岸发展轴,促进珠三角发展脊梁的形成。
目前,6号线工程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预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初步规划于2012年底动工。
节省轨道交通建设政府投入
轨道建设投入一直是政府财政投入中重要的一部分,6号线工程计划借鉴香港地铁的先进开发经验,探索实施“轨道+物业”模式,地铁上盖有效开发成大型商场和住宅楼等综合物业,以这种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节省轨道交通建设政府投入,打造国内第一条轨道运营“止损线”。
“我们计划将6号线工程做成投融资改革试点线路,探索轨道交通和沿线物业综合开发。例如香港地铁沙田站,上盖大型商场沙田新城市广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协调处副处长王绍良介绍,6号线穿越两大重点开发新区,沿线土地资源丰富,具备实施“轨道+物业”模式的先决条件,以地铁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弥补建设成本,引进社会资本,既降低融资成本,又有效的分散了政府风险,将实现6号线项目自身财务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