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是城市现代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轨道交通承担了50%以上的客运量。省会郑州的地铁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郑州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龙头带动作用、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发展和加快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其意义重大,牵动全局。
郑州地铁如何以质量保安全?如何破解治堵难题?如何在建设中不“添堵”?能否成为“百年工程”?地铁商圈如何打造城市新引擎?围绕着这些社会各界尤其是普通市民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建设中的生机勃勃的郑州地铁“风情画”。
在郑州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工地,通过16米深的竖井下降,记者步行至150米外的盾构隧道作业区,只见地铁站厅层、站台层雏形渐显,一个直径5.6米的巨大盾构机正在轰轰掘进,每掘进1.2米,就有6对钢筋混凝土管片对工作面进行固定,宽大的拱形隧道内,一辆由五节车厢拼组的小火车正沿着轨道往外运送土渣。
这是记者8月中旬看到的现场。自2009年6月6日开工至今,郑州地铁1号线已完成隧道施工的66%,今年年底将确保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河南人的“地铁梦”,正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在一张巨幅的郑州地铁规划图上,记者看到,东西向的1号线是跨越郑州市区的有力“一横”,纵贯南北的2号线是“一竖”,而5号线则像一条“金项链”,把郑州串起一个圈。
郑州地铁是郑州城建史上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多、建设周期最长的重点工程。根据近期线网规划,将建设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交通网络,全长202.5公里,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建设周期约14年。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巨无霸”,也是一个万民关注的“民心工程”。为此,省及郑州市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河南工作的第12天,就来到1号线施工现场,
殷切嘱咐:“郑州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对河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中,一要抓好工程质量,二要突出施工安全,三要保证工程进度。”省长郭庚茂亲自出席地铁1号线开工仪式,并多次做出具体指示。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一个月内数次到工地一线查看,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非常关注。
有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郑州地铁工程才得以稳步推进;有了各个参建部门的全心投入,工程建设才得以做到又好又快。”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拥军说。
五道关口确保“万无一失”
杭州在建地铁路面坍塌、大连在建地铁塌方……一件件关于地铁的热点新闻,使得地铁工程安全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郑州地铁能经得起质量和安全的考验吗?
对我们这样的“考问”,郑州地铁建设者没有一味“拍胸脯”,他们只是冷静而客观地“让事实说话”
自开工建设以来,郑州地铁建设安全及质量管理做到了零伤亡、零质量安全事故,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了100%。
树立“精品地铁、人文地铁、科技地铁、平安地铁、环保地铁”这五大核心理念,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适合于郑州地铁的安全管理模式。
比如,地铁土建阶段最怕“水”。“最近郑州频繁降雨,我们加强了对现场围栏、基坑边缘台阶和水泵抽水这"三道防线"的要求,工作面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聚亮说,每逢大雨,公司领导和各单位负责人都是全员坚守现场。
“我们狠抓现场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控,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基坑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及位移等情况也都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和分析,防患于未然。” 在会展中心站施工现场,工区负责人刘振华告诉记者。
而这仅是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个小“断面”。地铁施工结构复杂、施工方法多样,且转换频繁,施工队伍的组织和安全规章的执行是安全施工的关键,优选一流的参建队伍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所有工人上岗前至少有3天的安全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平时还要有统一的技术培训,而且管理人员全部在一线监督,一切都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光大广场站的技术员刘保良说:“这样就能防微杜渐,即便发生了突发事故,也能及时化险为夷。”
要速度更要质量和安全
按照规划,2013年和2015年,1号线、2号线首期工程分别全线贯通运营。那么,郑州地铁如何兼顾建设中的“质量”与“速度”?
“我们会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工期,绝不会不合理地赶工期影响到地铁工程的结构和寿命。”郭拥军说。
地铁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求尊重科学规律,从拆迁开始,轨道公司就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并贯穿始终。众所周知,管线迁改是影响建设进度的最大因素之一,地铁1号线所经道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通讯、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等线路纵横交错,每个站点基本都涉及十几家甚至数十家管线单位。在地铁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之前,轨道公司就制订详细的管线迁改方案,并与各管线单位建立了联络机制,协调解决施工单位用水、用电和临时施工场地,用过细的工作,既保证质量,又确保不影响工期。
郭拥军告诉记者,合理的工程造价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在有效控制工程概算前提下,合理确定造价,确保投标人的有效竞争及各单位的合理利润,这也确保了施工单位在安全方面的有效投入,从而确保工程的保质保量和如期完成。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