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唐山老交大的影响力,借鉴唐山老交大的治学经验,借助唐山老交大的毕业生与尚健在的老师们,把唐山“新交大”快速复建起来,是唐山打造“动车城”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对“动车城”规划最根本的支持。
自从2008年4月11日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50公里CRH3高速动车组在唐山下线以来,唐山就立志要建成中国的“动车之城”。
唐山曾经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辆机车的诞生地,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机车生产基地。
唐山早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有了中国第一所铁路专业学堂,这就是后来名扬四海的“唐山交通大学”。
令人遗憾的是,1971年,在唐山生活、奋斗了近70年的唐山交大搬迁至四川峨眉,变身为“西南交通大学”,从此永远地离开了唐山!
但是,今天,唐山的铁路机车工业又要重新飞跃;而且,巨大的羽翼已经张开,有力的双脚已经发力。请看媒体的报道:2009年初,这里还是一片跌宕起伏、沟壑纵横的沙土岗,村民劳作的身影格外单薄;如今,宽阔、笔直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钢结构厂房高耸林立,源源不断的铝部件、阻燃电缆等产品装配在“和谐号”动车组上,飞驰在神州大地……这里,就是以动车之速崛起的唐山(丰润)·中国动车城。
动车城总体规划面积达39.11平方公里,项目已分别被列入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科技部已将动车城确定为“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当前已投入建设的有四个区域、合计面积为7.2平方公里。
但是,我们不能不想到,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具有可持续再发展后劲的动车工业基地,必然需要有领先的、有巨大影响力的教育机构与科学研究机构作基础。建设唐山“动车城”不仅需要大批的建设者、工人、技工,更需要大批的工程师、教授、专家、学者,还需要有一批在铁路机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等知识人才,需要有领先的学术平台。如果把这些必须的关键人才都寄希望于“四处寻求”,年年“招聘”,那就像种了一亩“没底肥的庄稼”,甭想获得好收成。
我认为,利用唐山老交大的影响力,借鉴唐山老交大的治学经验,借助唐山老交大的毕业生与尚健在的老师们,把唐山“新交大”快速复建起来,是唐山打造“动车城”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对“动车城”规划最根本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动车城”土木基建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当唐山动车城站稳脚跟、需要发力的时候,自己新一代的学者跟上来了,新的项目也就跟上来了;更先进的思想、理念、设计也能够跟上来了,如此,舍我其谁哉!
复建唐山“新交大”已经是时不我待,且更是众望所归,蓄势待发。只期待有人振臂一呼,必会天从人愿!
唐山一旦复建“新交大”,还希望能坚持独立办学。不怕幼小,只怕无志;不怕多能,只怕不专。相信唐山有百年积累的铁路机车工业和高等专业教育的底蕴,以及今日的千载良机,只要下定了决心,必然能够马到成功!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