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民关注的无锡地铁1号线首辆列车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顺利下线。尽管以前见过这款车的效果图,网上也曾经流传刚造好时的实景照,但是随着首辆列车的下线,无锡地铁1号线车辆正式进入交付阶段,无锡地铁运营筹备迈向“快车道”。
1号线车辆传递“无锡表情”
外观设计既象征着无锡地铁红红火火的未来,又体现出无锡人民的热情。车辆采用国内最宽B 型车鼓型车体,铝合金全焊接,随着车头“W”的流动造型,彰显出无锡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客室装修方案中“月洞门”造型将车辆内装与无锡园林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总体色调协调、明快,造型流畅、唯美,尽显江南美韵。
据了解,1号线共采购车辆23列138辆,列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最大载客量1862人,最高运营速度可以达到80公里/小时。按计划,今年3月,孕育着诸多无锡元素的首辆地铁列车将运至西漳车辆段组装和调试,开展动态及静态试验,随后驶上试车线试跑运行。
采用人工和自动驾驶“双模式”
“此次下线的1号线车辆首列车共有6辆,它们的设计引入了‘智慧’系统。”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地铁1号线的车辆在确保运营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同时,充分兼顾节能、舒适、美化等环境需求,整车在防火、隔热、振动、噪声等指标上采用了欧洲最新标准,具有安全、轻量、环保、人性、低能等鲜明特性,是一辆不折不扣的智慧型列车。
无锡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了人工和自动驾驶“双模式”,使列车行驶更安全。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司机仅需一按驾驶台上的发车按钮,列车就能通过信号系统实现自动发车、行进与制动,这也是列车运营时的常规模式,司机可以集中注意力,双眼紧盯前方,一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可以更快地紧急刹车。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驾驶模式,保证列车运营安全。
此外,在列车安全控制方面,1号线列车车辆结构强度满足国内B型车最高的强度标准,欧洲最高标准;车辆选型时采用不燃、阻燃材料作车身、车厢内部件,防火、防烟、防毒标准均采用BS6853、DIN5510等国际标准。针对无锡地铁1号线采用三轨供电方式,为保证安全,车辆的受流器布置方案进行了特别设计,不仅保证车辆设备的稳定可靠,还保证了地面供电设备的安全性,避免隐患。
“动态”报站、座椅取暖更具人性化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无锡地铁1号线列车引入了前沿的多媒体报站系统。当列车到站时,乘客信息系统除提供常规的语音报站信息外,还利用动态电子地图、大屏幕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屏提供到站及该站周边的银行、邮局、地下通道、卫生间、景点和学校、公交线路的首末站等,并通过广播、液晶显示器等播出实时的新闻、气象等电视节目。为方便残疾人轮椅固定,在每辆车均设置了残疾人轮椅专用区,并设置了相关保护措施,车辆上还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车内座椅为不锈钢材质,下方安装了两个电加热器,保证冬季乘车的舒适度,进一步体现了人性化关怀。
据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地铁1号线车辆的“称重系统”,还可以实时调节能耗。1号线列车车体采用大断面铝合金挤压型材、整体承载的全焊接工艺制造而成,侧墙采用搅拌摩擦焊工艺,从而增加车辆承受强度、减少车体重量、实现节能运营。此外,列车配备了能根据具有自动调整空气弹簧的高度车辆称重系统,判断乘客数量的多少,及时自动控制客室内的温度和新风,在保证乘客舒适度的同时,实时调整空调系统负荷;在车辆进行制动的时候,可实现在运行最高速时能把运行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反馈回电网,从而大大减低电能消耗。
监理单位及地铁集团派人入场监造
安全、时尚以及充满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是无锡地铁“首秀”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事实上,作为无锡地铁首条线路列车,地铁1号线列车从设计选型到线上组装历经了多次的优化提升。自2011年年底签订车辆采购合同以来,市地铁集团与1号线车辆的监造、设计及监理单位多次进行深化设计,最终于2012年7月确定了全部设计方案及控制细节、制造进度。车辆制造监理单位及无锡地铁集团派驻专人入场监造,现场全程跟踪并把控每个制造环节,在制造流程中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在源头上确保列车总体质量。根据计划,无锡地铁1号线首辆列车将落户无锡地铁西漳车辆段,随后将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目前,无锡地铁西漳车辆段已经完成房建施工,正在进一步加快引入牵引机车、清洗设备等物资,同时开展各项专业人才培训,确保地铁列车到达无锡后第一时间启动各项技术测试,为无锡地铁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有轨车辆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标准测试,BS6853标准测试,NFF16-101标准测试,NFPA130标准测试,EN45545-2标准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