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2、3、9号线联网运营,使津城商圈整体能级得到提升,给津城商圈带来全方位的深层次影响。昨日,高雪莲博士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地铁增强了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城市商圈的总体聚集效应也将得到全方位的增强。
市级商圈能级显著提升
地铁商圈主要包括市级商圈、区域性商圈和大型居住区零售商圈3个层次。高雪莲博士表示,随着地铁线路网络化发展,第一级的地铁商圈市级商圈,即南京路滨江道金街商圈的能级将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同时,便捷的地铁又缓解了交通拥挤和停车难问题。
高雪莲博士建议,市级商圈除继续丰富商业业态,保持核心聚集优势外,还应尽快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公交车站,联网地下与地面公共交通,使顾客不出购物中心就能实现地铁与地面交通工具的换乘,以吸引客流。
“比如在香港,几乎所有的大型购物中心都在地下与地铁通道直接相连,极其便利。”高雪莲博士说。
“枢纽型商圈”加速集聚
区域性商圈,即地铁“枢纽型商圈”加速集聚。所谓“枢纽型商圈”是指两条或以上地铁交汇形成的商圈,包括营口道商圈、西南角商圈、天津站商圈、天津西站商圈、下瓦房商圈、宾馆西路商圈等。
一般来说,这类商圈基础较好,已有稳定的区域性客流,需致力开发新的商业业态和地铁文化产业项目,吸引留住交汇换乘带来的新增客流。
与市级商圈相比,区域性商圈的土地区位成本略低,客流多是中心城区居民,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对于更加适宜开发商品展示、艺术表演、时装展示、文化活动、体验消费等创意产业和文化商业。
津郊零售商圈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津城郊区的大型居住区零售商圈快速生长。南站新商圈、海河东新商圈、中北镇曹庄子商圈、小淀商圈……地铁线的通达将这些“散落的明珠”贯穿成津城环外环商业链,它们正在发挥土地空间大,花卉观光农业发达等优势,迅速生长为特色购物休闲周末旅游的近郊商业中心。从未来发展上来看,这类商圈还需依托地铁交通便利优势,加快商业和生活设施配套,吸引中心城区居民购房,培育壮大本区域客流。
地铁展示了交通的魅力,众多商家围绕地铁做出的商业营销会接踵而至,地铁站就像一个个聚能光环,每个站点都能带动起一片“卫星城”。高雪莲博士表示,地铁增强了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地铁网络化大大降低了居民出行时间和空间成本,原本由于交通拥挤抑制的休闲购物需求能够轻松释放出来,购物人群的出行半径成倍扩展,地铁沿线的郊区客流量随之进入商圈,出行人流和人次将呈倍增之势,城市商圈的总体聚集效应将会全方位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