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市“走转改国企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后,记者从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打探到好消息,年内,该公司将造出432辆轨道车辆,轻轨、地铁发车间隔时间有望大幅缩减。
轻轨地铁每列标配6辆车 总计新添72列
“2012年,重庆长客将生产轨道交通车辆共432辆,产能达到500辆,正式进入国内行业前三的位置。”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永祥说。
432辆轨道交通车辆交付轨道集团后,每列车标配为6辆,届时将为各线路提供总计35列单轨车、37列地铁车,其中,单轨车每列为承载1200人,地铁车每列可承载1800人。
据称,这些新增车辆,可按每小时提供60万人次的载客量计算。预计到明年初,重庆轨道交通会有很大改善,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与拥挤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线路运营压力大 月内完成三号线二期交付
很多市民有切身感受,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段,乘坐轻轨、地铁比较拥挤,三号线尤其如此,发车间隔时间相对较长。
“线路运营压力越大,我们的压力就越大。”王永祥说,目前,重庆长客正在抓紧为轨道三号线制作轨道车。预计到5月底,三号线压力将有所缓解。
据悉,按照原来的计划,到7月份,重庆长客将向轨道集团完成二期交付,累计需交付40列。但是,到今年4月份,重庆长客已经完成交车37列。预计本月内,二期交付将全部提前完成。
建立员工晋升机制 “师带徒”缓解用工需求
企业压力大,生产任务重,用工需求能否满足是关键。记者来到公司厂房看到,1万8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整齐的排列着等待组装的轻轨列车和地铁列车,370多名员工正井然有序地在各自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
“今年的工作任务相对更重,但不像去年经常加班,每天可以按时上下班。”作为一位2008年进入厂里的女员工,何昌艳告诉记者,去年,由于线路运营压力大,生产任务很重,周一至周五都在加班。
今年,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何昌艳主要是负责指导多位年轻员工。不怕徒弟抢了自己饭碗吗?“怎么会呢?徒弟越多,我们晋升的机会越大。”她说,公司为员工设定了五个级别,徒弟数量是晋级指标之一。
据称,作为一个建立起来不久的公司,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的建立,确实可以有效缓解岗位人才需求。目前,何昌艳已经从一级升为二级,成为技术骨干人员,同时培养并负责指导多位徒弟,让她高兴的是,工资有了明显改善,还有个平台可以施展才华。
布局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战略 实现百亿产业链
记者还了解到,重庆长客自2007年初注册成立后,经过五年的超常发展,先后提供了包括单轨2号线、3号线,地铁1号线、6号线以及不同线路的增车项目,去年已经完全实现重庆车、重庆造的发展目标。
其中,2009年,重庆长客开始试生产,年产4辆单轨车;2010年,年产22辆单轨车;2011年,年产174辆,其中单轨车132辆,地铁车42辆。
目前,我市已经启动了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零部件“牵引和制动系统生产”等本地化产业链生产项目。随着众多本地化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将会大幅降低整车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此外,重庆长客后期规划将发展都市快轨、高铁与动车的组装维修,从而形成年销售收入达百亿级规模,带动重庆轨道产业的发展。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