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车的北京四条地铁线路——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沿线将设置雕塑、壁画等公共环境艺术品。近期还将完成58个重点站的艺术品建设。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委雕塑办获悉,《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规划》课题研究完成。它将作为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该规划明确了北京轨道交通公共艺术设置原则、设计原则、管理原则。
据了解,今年四条线路的沿线公共艺术品已经完成了招投标,进入设计阶段。市雕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四条线路的规划设计正在紧张进行中,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将力争打造出精品。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与地面人文景观相呼应。如6号线沿线途经北海、首图等北京文化人文景区,因此,地下车站艺术品的设计就要与其相呼应,既要突出古都风貌,还要体现现代都市的活力。截至目前,本市已经完成了41个重点站的地铁公共艺术品的规划建设,到2015年前,还将计划进行58个重点站的艺术品建设。
市雕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壁画的内容应突出“北京文化”的内容,中外旅客从中能了解北京古老深厚、生动多彩的文化特色。
“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后本市的公共场所,将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的原则,添加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而地铁站就是其中重要的场所之一。”该负责人介绍说,去年,由规划委组织,针对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了《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规划》的课题研究并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明确了北京轨道交通公共艺术设置原则、设计原则、管理原则。
相关链接
中青年关注地铁公共艺术
在课题完成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对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及周边的近千名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63次直接观察。其中55.3%的乘客年龄段在26至45岁,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受众群体主要为中青年,占总量的85.6%,且对公共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较高的精神需求。乘坐北京地铁出行的目的多半以公事(上下学、上下班、公干)为主,重复乘坐频率为69%,注重效率,流动较快。
对地铁公共艺术的体验特点为单次感受时间较短,表现为单次乘坐关注度为41.9%,平均浏览时间为10秒;但重复累计次数较多,总体艺术印象较为深刻。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