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昌强力推进地铁建设,地铁1号线大规模征地拆迁工作在今年正式拉开了序幕。人们从来没有感觉到地铁离自己的生活如此之近,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地铁时代的到来,在改变老百姓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将给南昌经济带来一次飞跃,甚至将影响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1号线年均拉动南昌GDP32亿元
在目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地铁投资对GDP的拉动,相比对地产的拉动,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关经济学者分析,根据传统的算法,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工程,其产出GDP是2.6亿元左右,南昌市对地铁1号、2号线总投资达274.24亿元,其GDP产出约为713亿元。
显然,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700多亿元的GDP产出,对南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而更大的利好则来自地铁建成之后。那么,地铁建成后对南昌的GDP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拉动作用呢?据悉,按照轨道投资规律的一般计算公式是:地铁站数×单位面积的GDP产值×地铁经济圈面积×优质系数。
以2008年南昌市GDP1660.08亿元计算,南昌每平方公里的GDP就约为0.22亿元;以1号线地铁影响范围方圆1000米来算,地铁经济圈的面积约为3.14平方公里;南昌市区经济的优质系数(达标平均数为1)肯定高于农村,应该可以2来计算,南昌地铁1号线的23个站点,年GDP贡献将接近32亿元。
“32亿元是直接拉动数据,其间接带动作用往往会翻倍。”经济专家这么认为。
催生出更多大体量新形态商圈
“南昌建地铁,不仅标志南昌进入地铁时代,也意味着南昌将开启地铁经济。”江西洪客隆集团有关高管对记者说,南昌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将真正把城市的主城区与郊区连在一起,也进一步扩大城市版图。南昌进入地铁时代,不是简单地认为南昌的交通得到了改善,而是给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一旦南昌地铁投入运行,将会形成新的商业圈、经济圈、文化圈、居住环境。
“大量人口被吸纳到轨道交通的沿线,特别在交通枢纽的部位,容易形成城市的商业中心,会形成商业中心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商圈格局会发生变化。地铁会催生出更多大体量、新形态的商圈。”南昌大学MBA中心主任、经济学专家尹继东说。
“我们希望在一条地铁线上能够实现吃喝玩乐购、办公、居住等功能。”负责对地铁沿线土地的整理、策划定位的南昌盛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昌地铁1号线24个站点周边可以开放利用的土地约为6000多亩,将实行“成熟一块做一块”。“目前来说第一批开发的重点是丰和站(原世贸路站)、八一馆站(原中山路站)、八一广场站。”该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结合这几个站点的特点,能自主开发的就自主开发,大型的项目则与有实力的单位合作。”
“修建地铁是南昌产业再造的需要。”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认为,南昌经过十年打造工业制造业基地,在工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市的服务业相对而言比较弱。南昌修建地铁并不是简单的建设一个地铁网络,更要在地铁网络之上重新开发整合城市用地,将更多的地来发展服务业。
南昌乃至全省工业格局或将改变
“我们一直考虑在南昌建厂,但是南昌高新区等市区的工业园地价日益水涨船高,如今随着南昌地铁的开建,市郊如乐化、长堎等地区的工业园成了我们考虑进驻的目标。”来南昌投资兴业的罗先生表示,地铁开建对他们公司选择建厂地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与此对应的是,从2007年起,南昌市郊一些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纷纷打出了“地铁牌”。对此,我省经济学家李步超认为,地铁开建拉大了南昌工业发展的空间,同时方便了各工业园区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沟通,这对南昌经济发展有里程碑意义。
李步超认为,南昌现有的一些工业园区由于交通等因素制约,相互之间物流、人流等资源的沟通并不十分畅通,地铁1号线、2号线将联结南昌市主要的工业区、繁华商业区、人口居住区、行政区、高校园区,以及铁路、公路、航空枢纽,构成金十字形主骨架,南昌可以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功能。
“原来不是市中心的工业园区,现在成了市区的工业园区,工人上下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各园区的产业资源,通过地铁可以很好地快捷沟通。”李步超认为,正因为如此,南昌工业的布局可以考虑产业的升级,因而,南昌乃至全省工业格局或将改变。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