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左右,广州地铁1号线出现列车延误。许多读者通过微博和电话报料称,由于地铁延迟而导致上班迟到。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1号线昨天早上的延迟情况,跟早高峰期间的大客流有关。
事件
众多网友抱怨地铁延误
刘先生今天像往常一样在西门口地铁站乘车,“我8点20分进站,在站台等了20分钟,等到第四趟车才挤上。”刘先生表示,当天列车的行驶速度相对较慢,而发车间隔明显比平时要多2分钟。“平时从西门口到杨箕只需要13分钟,今天用了将近20分钟”,由于地铁延迟,导致刘先生上班迟到了15分钟。
在微博上,多名网友也纷纷表示,当天地铁1号线出现了列车延迟现象。网友“渴望圆满”称,自己在公园前地铁站“足足等了11趟才上到车”。网友“木木与井”表示,自己“从陈家祠到公园前,两个站费时25分钟,其中等上车等了4班车”,而从一个站到另一个站,至少“临时停车”2次。
乘客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按平时上班时间在长寿路地铁站等车,但发现“等车的人竟然和平时公园前站一样多”,平时周先生到东山口只需12分钟,今天却用了34分钟。
对于众多网友表示上班迟到,地铁公司方面称“乘客因地铁故障延误可以到就近地铁站凭羊城通消费记录开证明”。
回应
因客流过大实行客流控制
记者随后致电广州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叶先生称,乘客反映的1号线延迟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周一上班早高峰,由于公园前地铁换乘站客流过大,早上8点45分对该站实行了客流控制。因此1号线沿线各站均有所延迟。“每趟车延误了3分钟左右进站。”叶先生表示,早高峰阶段,地铁已经按最大的乘车密度间隔来发车。对于因为客流过大超出地铁最大运力的问题,目前很难去解决,只能首先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叶先生建议广大乘客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另据了解,昨天早上7时30分左右,农讲所地铁站上下行的屏蔽门出现不能随列车车门自动联动打开的情况,地铁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协助手动开关屏蔽门,故障约1小时后排除。
记者在广州地铁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列车延误告知情况,发现在当天“开始运营~10时”阶段1号线地铁运行一栏“正常”,并没有注明延误或延时。在拨打地铁客服热线时询问当天的延误原因,客服人员表示“尽量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建议
应设立延时量化等级标准
微博网友“广州地铁乘车资讯”称,广州地铁应该仿照香港地铁,根据具体的延误时间来分类,如列车延迟5—10分钟为稍有阻延、在非繁忙时间延迟10—15分钟为显著受阻、在繁忙时间内延迟10分钟以上为严重受阻等。
网友“君子兰”认为,广州地铁不仅要设立延时的量化等级标准,还要公布延时的具体原因,并且要及时提醒乘客改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等事宜,而不是仅仅依靠一句“深表歉意”就推掉所有的责任和问题。
广州地铁客服人员提醒,列车出现延误情况,一般会通过车站的广播和电视终端发布信息,站内的乘客可多加留意,同时可拨打客服电话及时了解情况。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