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无锡地铁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地处无锡最繁华的中山路正下方的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明年年底实现洞通并翻转交通。无锡地铁1号线24座车站,其中5个高架站已结束施工,19个地下车站中15个的主体结构已完成。目前附属结构施工已全面展开,进入主体结构验交阶段。明年1号
线力争实现洞通,2号线加快工序转换,推进盾构施工,力争完成土建工作量的60%。
南禅寺站施工进度:明年年底800米双向洞通
无锡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沿中山路设置,呈南北走向。车站从中山路向解放南路右拐部分建为地下三层车站,以便和同样是地下三层车站的谈渡桥站对接及兼顾商业开发;其余为地下二层标准车站。南禅寺站比普通车站长,分为南北两区,以无锡国旅门前的站桥为界。车站设计是顶板距头顶中山路约3米,标准基段长16-20米。车站主体总长度369.02米,宽21.4米,其中东侧外墙长378米,西侧外墙长369米。南禅寺车站于去年7月29日开始施工东侧连续墙,今年9月21日开始北区主体结构施工,上月11日南区开始土方开挖。目前,车站北区主体结构部分已完成8段底板、2段中板;南区共有5道支撑,现完成3道钢支撑架设。预计到明年2月下旬,车站北端二院门口部分将完成100米左右的盾构始发端口,准备开始盾构。明年春节前后,中山路上的胜利门站将向三阳广场站首先进行盾构始发,紧接着就是南禅寺站,具体时间大约在4月初。南禅寺站到三阳广场站的盾构区间长度约800米,双向洞通大概要到明年年底。
“三八原则”差点难保证:为尽量少扰民,建设方也有委屈
所谓“三八原则”,是指开挖出基坑后,要在基坑两边留两条路:一条宽3米,走人用;一条宽8米,供大型设备、车辆通行。这是保证工程施工最起码的交通条件。
地铁南禅寺站在繁华的中山路正下方,车站宽度几乎占满中山路。施工方为尽量不影响中山路的交通,最初只在基坑西侧留下一条6米的路用来通行,但有些大型设备根本过不去。后把开挖好的基坑又用混凝土向东盖了两米,这才勉强凑够8米的基本通行宽度。由于路上有的地方还得堆放材料,记者看见一台差不多占满整条路的“大家伙”缓慢驶到一边放下材料后,没有掉头,又原路后退着……
中山路被围后,东侧原本非常狭窄,南禅寺车站开挖的基坑占了半边路,交通非常拥挤。后来,施工方将基坑靠外一半也用材料盖起来恢复成道路,约有9米宽。记者在现场看见基坑已往下挖了20多米了,下过雨坑里有积水。做成路面的水泥板就悬空盖在基坑上,被几根结实的柱子撑着。
拆除西侧围挡围东侧:明年年底中山路“翻转交通”
南禅寺车站共设7个出入口,包括三个预留出入口,串起周边市二院、时代中心大厦等大型功能性建筑,达到无缝对接的效果,以最大程度方便市民进行交通换乘。最长的一个出入口是通向南禅寺的地下过街通道,长70米,行人过街后通过地上出口可直达南禅寺附近。
预计到明年年底,南禅寺站车站主体结构将全部完成,届时中山路西侧原施工工地的围挡将会拆除并恢复交通。中山路东侧将会围起来进行7个出入口施工,整个中山路实现交通翻转。
地铁工地趣味花絮:飞来“求助瓶”,工人解民忧
地处市区,周围居民较多,为了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轨道办没少动脑筋。除了常规的预先告知以及晚上10点后停工外,施工方还主动帮周边居民做些好事。在记者要求下,项目经理饶有兴致地讲起故事来。
6月底,南禅寺站靠里一侧还没堆放材料,围墙紧挨着旁边的水曲巷民居。一天有个工人从围墙边经过,突然听见楼上有人叫帮忙。他抬头一看,一个小塑料瓶朝他飞来,六楼一名老太太正冲他挥手。工人打开塑料瓶,发现里面塞着张纸条,老太太在上面写着她90多岁了,独住,行动不便。前两天家里漏水,打电话叫工人来修,一直没人来。经过观察,她发现楼下的工地上总是有人,于是写纸条塞进塑料瓶,从六楼扔下来求助,希望工地能帮她联系工人来修。
捡到瓶子的工人把纸条交给工地领导,领导看完后认为是举手之劳,于是没有再请工人,从工地上叫人拿着材料去帮老太太把漏水处修好了。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南京睿督公司赞同其观点。南京睿督公司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