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市规划,首先要做好综合交通规划。”昨天举行的南京规划发展高层专家咨询会上,两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周干峙为南京规划发展“支招”时,直指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热衷的地铁建设,“不要盲目相信地铁能解决一切问题。”
周干峙以东京与北京的对比,形象阐述了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他说,东京与北京的城市规模差不多,地铁线路长度都是三四百公里,公共交通的线路和车辆总数也差不多,而私人汽车,北京是500多万辆,东京更多,有700多万辆,“但为什么北京堵车如此严重,而东京无论在一天中的哪个时刻,路面上的车流看上去都不多?”
“事实上,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交通拥堵也是困扰东京发展的大难题。”周干峙说,解决这一问题,东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办法就是在城市规划中做好综合交通规划。东京的每个地铁枢纽,都有非常便捷的公交、出租换乘点;地铁之外,还有一张由城市电气铁路、新干线、轻轨、高架电车等构成的完善的轨道交通巨大网络,最大限度保证了市民出行。也正因如此,很多东京市民都自觉自愿地放弃了开私家车出行。“与东京相比,北京拥堵的最大原因是地铁站之间的换乘问题没有解决好,整个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存在缺失。南京在下一步规划中,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周干峙还指出,这几年地铁造价越来越贵,已经接近每公里十几亿元。“如果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客流和营运收入,把大量资金压在地铁建设上,是不科学的。因此,我建议在中国城市中扩大轨道交通的概念,可以尝试建设轻轨、新式有轨电车、新型磁悬浮等。”
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谈河西新城规划:
“城市规划也该考虑"慢"下来”
59年前从上海来到南京,到现在自称是“一名深深热爱南京的市民”,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见证了多年来南京城市面貌变化的每一步。而作为一名规划专家,崔功豪对南京下阶段的规划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河西新城的规划发展,他建议:“城市规划也该考虑"慢"下来。”
“说到南京的规划,我最关心河西。”崔功豪说,规划建设了10年,目前河西新城的北部已日渐趋于成熟,中部CBD一期的金融业集聚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但有些项目的物质形态还没有完全交付,一些楼宇的空置率还比较高。这一时期,城市规划该做的是停下来等一等,看河西北部和CBD一期的发展还缺什么,之前的规划还有没有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做下一步规划的打算。“而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河西南部已经开建,河西CBD二期、三期的建设也已经启动。我的看法是,不妨考虑"慢"一点,使城市规划与发展收到最好的效果。”
崔功豪还指出,南京的规划还要明确“最能体现未来城市中心究竟在哪里”的问题。“新街口?河西?还是南部新城?南京未来发展的重点、城市的中心究竟在哪里?这几个中心各自承载的主要区域包括哪些?……这些是不少南京市民心中共同的疑问。”崔功豪说,因此下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相关部门要就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