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从三年前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在先后经历京沪高铁上海段、先导段、北京段三段试跑后,京沪高铁即将在6月9日至19日迎来全线不载客试运行了,并将于6月底开通运营。去年12月份进行京沪高铁先导段试跑时,中国南车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每小时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试验运行最高速,相当于低速飞行的巡航机。
京沪高铁6月底即将开通 记者:京沪高铁六月即将投入空载试运行了,南车在其中参与了哪些工作? 中国南车:南车在京沪高铁系统中涉及到路基、信号和设备方面的工作。 路基方面应用了南车的新材料,如桥梁制作的锚具,还有南车在线路中提供的重要的代表国家最高技术的配件。南车的高速动车组CRH380A是京沪高铁中最主要的应用,它担当了京沪高铁的主力车型,达车辆总数的50%以上,无论质量、技术、安全可靠性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CRH380A是为京沪等高铁线全新设计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化率在90%以上。经过南车人齐心协力,南车产品是最早下线、最早通过实验的产品,最早在京沪高铁上进行试验,并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试验运营速度486.1公里/小时,同时也是最早形成批量生产的产品。截至今年5月底,南车已经累计交付了CRH380A54列。有媒体评价,CRH380A的研制成功是中 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南车在京沪高铁第一阶段的试运行已经完全达到试运行的目标,为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做了很大贡献。
记者:南车的CRH380A有这么多的“第一”,这么多的“之最”,那么南车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还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南车:南车为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个人认为,南车必须做到极致,保证安全和万无一失,因此南车要把这种责任转化成不竭的研发动力、精益的生产过程、严格的质量把控。京沪线试运行 中有一组数据显示,南车动车组以时速300公里高速运行时车厢内的噪声仅61分贝,而飞机在正常飞行中机舱内噪声达到86分贝,小汽车以120公里时速行驶时也达到76分贝,因此乘坐南车动车组的整体感觉是十分舒适的。
记者:京沪高铁即将运营开通,有关南车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中国南车:尽管部分媒体和普通人对高速动车的安全性不乏担忧,但是南车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南车的动车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信任的,大家可以安心乘坐。正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有亲自经历体验,你才会感叹“哇,还是非常棒的”。近日南车曾接待了一个外宾,他亲自体验了京沪高铁从北京开往上海的过程,不仅去车头体验到列车的高速行驶速度,回到车厢后也感到十分平稳和舒适,对南车高速动车组赞誉有加。即使乘坐欧洲之星,你在行走过程中也需要扶手支撑,而南车的高速动车组以400公里时速运行时,放在桌面上的鸡蛋不滚动,350公里时直立的香烟不会倒。为了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南车不仅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也在生产管理上精益求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南车的自豪!
尽管如此南车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对已到来的空载试运行,必须投入120%的精力,达到120%的把关程度。线路试运行中,南车将对列车的整车、牵引、制动、网络、照明、广播、通信等等各方面性能进行检验验证,最终形成一个试验报告,参与试验的人员都要签名确认,这个报告将归入产品档案。
作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一次次取得了“第一”的荣誉,一次次刷新了历史记录,一次次满载着奇迹的“动车组”在时代中呼啸而过。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南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记者特赴位于北京西四环的中国南车总部对中国南车新闻发言人邵仁强先生进行了采访。
2015年目标收入1500亿,成为全球轨道交通第一 记者:我之前看过一份资料,在轨道交通领域南车是排在庞巴迪和阿尔斯通之后的,后来跃居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中国南车:我这里也有一个最新数据,根据2011年到目前的公开数据,从一个完整的财年来看,在收入方面南车已经排名世界行业第一。原先轨道交通的老大庞巴迪交通运输,2010年财年的收入是602亿人民币,南车2010年财年的收入是649个亿,超出了庞巴迪40多个亿,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第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两三年。
记者:之前从仅次于庞巴迪之后,到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南车:对,09年的收入数据方面达到了前三,比较质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坐三看一真正实现了坐到第一。当然这些数据以后也不排除有什么变化,对南车来讲最看重的还是真正的综合实力,包括研发能力、人才结构、市场影响力、产品质量、品牌……,南车真正追求的是一些很硬的指标。例如南车现在和国际同行相比,在研发能力上,在人才数量上,还需要继续对标,找出差距,缩小差距。
南车的高速、重载等很多技术都已经是世界领先。首先南车高速动车组运营试验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尽管法国有一个实验达到574.8公里时速,但它是只有三节车厢的试验车,而南车的CRH380A是用实际运营的车辆跑出来的数据,达到486.1公里每小时,这是世界上最快的,记录是实实在在在京沪线上跑出来的速度。其次持续高速运营的时间最长,持续运营的里程也是最长的,京沪线一千三百多公里四五个小时一站到达。另外,南车大功率电力机车可以达到9600千瓦的牵引力,地铁方面跟国际标准也接轨了,可见南车主业整体技术水平上,在铁道部主导下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确实是取得了一个卓越的成效,实实在在的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培养了南车的人才队伍,形成了南车的技术标准。
在试验数据上,不仅486公里的试验运营速度比欧洲提高了很多,包括比较专业的脱轨系数也提高了很多。脱轨系数是车辆运行时,在线路状况、运用条件、车辆结构参数和装载等因素最不利的组合条件下可能导致车轮脱轨。无论行驶速度高或低,脱轨系数都必须低于0.8(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国内引进的原型车跑250公里时速时测得的脱轨系数实际值是0.72,而南车CRH380A跑486公里时速时实测值仅仅为0.13,比他们优化了数倍。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那么中国南车十二五战略规划有哪些? 中国南车:南车已经提出了十二五战略目标:2012年要突破1000亿收入大关,2015年要达到1500亿。在战略上,除了轨道交通领域要保持一个更快速的增长以外,新兴产业也要成为未来增长的支撑点。 第一点,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在铁道部客运专线开通以后,快速客运形成网络,带动动车组等客运装备需求,同时既有线货运能力释放,对货运设备(机车和货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下,南车轨道交通主业将持续增长。
第二点,城际铁路和城市地铁这一领域持续增长的速度更快,时间更长。目前为止全国城市地铁里程为1400公里,到2015年可达到2700多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到2050年更是达到12000公里左右,基本上每隔一定的时间里程会增加一倍,同时对车辆的需求也会增加一倍。另外线路开通以后,也会逐渐提升密度增加车辆,因此还有后续采购。在城际铁路方面,是以广东珠三角为起点开始实施,包括武汉的中心区、郑州的中心区、长株潭中心区、长三角、环胶州湾区域及其他城市正在进行的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但是从各省提出来的目标来看它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因此对南车而言铁路投资部分对南车的拉动将长达十年,到2015年12万公里的铁路中,高铁将达到1.6万公里;地铁投资部分从目前状况来看至少将持续增长四十年,到2050年整个城市地铁将达到1.2万公里。
第三点,海外市场空间巨大,南车对市场进行了一个分析,全球市场需求到2016年期间可能超过1700亿欧元,扣除中国市场大概还有1000亿欧元。目前南车国际市场所占收入比重较低,2010年整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不到5%,但是依据现在的发展趋势,南车2015年在海外市场的目标是收入占比要达到15%以上,这也是南车持续增长的一个动力或者一个因素。 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新兴产业是南车的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这三个领域均要在出口上取得各自的突破,其中地铁已经实现了整车出口。不仅产品要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验证,同时也要让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走 出国门。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相当严格的,前段时间南车和GE签订合资合作协议参与美国高铁建设,外方对南车的知识产权进行了一个法律调查,这个调查已经顺利完成,得到了外方的认可。
在国际市场上,南车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在技术上整体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高速等技术达到领先,其次南车的价格性能比是最优的,再次南车的交货周期短而灵活,一般能比国外的厂商提前半年以上。 第四点,新兴产业。南车也在不断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拓宽新的领域,如风电、新能源汽车、电器元件、电驱动系统、工程机械等,包括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易维修的电传动也有可能代替现有的机械传动,成为南车新的增长点。
南车分析,南车未来要保持持续增长,这四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完全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来武装的话,第一节约了成本,第二南车的发展空间也更大。而创新能力恰恰是南车的优势。因此展望一下未来南车感到很鼓舞,对企业发展的势头和动力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