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矿产、棉花、瓜果运输瓶颈,降低旅客进疆成本—新疆首条高铁开通后,乌鲁木齐到兰州的时间将由16小时缩短至9小时左右。
2014年6月3日上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启动联调联试,标志着新疆首条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2014年6月3日上午9时30分,担负新疆首条高铁检测任务的综合检测列车缓缓驶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的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正式投入到兰新第二双线(新疆段)联调联试工作中。这标志着新疆首条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高铁穿过四大风区,防风有“三大法宝”
列车继续前行,茫茫戈壁的景象却并不易见—或是混凝土浇筑,或用特制钢板,轨道两侧竖立起三四米高的“防风墙”,将列车裹在了“襁褓”之中。
“在新疆跑火车,最需要担心的就是大风。”随行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宣传部工作人员李东升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沿途监测站发来的气象信息:9时30分,兰新线百里风区有挡风墙段,风区风力达到10级;10时,兰新线达坂城风区,风力达6级……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新疆境内经过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四大风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的天气达到208天,最大时速60米/秒,相当于17级风。“最厉害的风可以一下把火车掀翻。”李东升说。
“兰新第二双线防风,我们有‘三大法宝’。”兰新铁路新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拉有玉介绍,在普通戈壁路段,根据不同区域风力、风向、频率、地形及线路条件,因地制宜建设了钢筋混凝土挡风墙;在124座桥梁路段,安装了由不同尺寸的H型钢柱和开孔波形钢板组成的挡风屏;在风力最为强劲的百里风区核心地带,则是在路基上拼装了一座“地上隧道”—建设了长1.2公里的防风明洞。
“710公里长的新疆段,有防风工程的路段就长达46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5%。这些防风工程技术的运用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拉有玉说。
牺牲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戈壁美景,换来的是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行。据了解,由于防风工程的保护,在风速不大于每秒30米的情况下(约11级),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高速列车可以每小时200—250公里速度运行;在风速不大于每秒40米的情况下(约13级),列车仍然能以每小时120公里速度运行。在百里风区,设置防风工程后可能出现的停轮天数由50—60天减少到10天左右。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有轨车辆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BS6853,BS476-6,BS476-7,DIN5510-2,DIN54837,NFF16-101,M等级测试,F级烟雾毒性测试,I级氧指数测试、EN45545-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