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的灾害中,火灾发生的次数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由于地铁所具有的建筑与环境特点,在运营时间内若隧道、车站、列车等封闭环境发生火灾,高温伴随着有毒浓烟,加上被困在一个有限空间内的恐怖感,往往使乘客惊慌失措、作业人员应对出错,从而增加了疏散乘客、救人灭火的难度,往往会带来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地铁因为人为纵火引燃地铁车厢,最终导致198人死亡、146人受伤、289人失踪。事故调查结果发现,韩国许多城市中运行或者预定运行的地铁车辆的内装材料及隔热材料有一半以上是不良品。车辆材料在燃烧情况下产生的无氧、高热的烟气和毒气,将直接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该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使乘客遭受的致命危害;二是由于烟浓度过高使得乘客被熏麻醉或受刺激或能见度降低,导致乘客丧失逃生能力的亚致命危害。
过去轨道车辆内饰材料的选用是为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只对其基本燃烧性规格进行了验证。而近些年在世界发达国家的轨道交通车辆中,对车辆相关材料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就火焰传播、烟密度、烟毒气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法国轨道交通车辆防火标准是NFF16-101《关于铁道车辆用防火材料的选择》。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轨道交通车辆。其中将轨道交通车辆用材料分为18类,每类材料都需做3、4种试验,分别对材料燃烧后产生的烟、火、毒情况进行检测。该标准具有灵活的选择性和较强的适用性。
德国轨道交通车辆防火标准是DIN5510。该标准包括的内容有:铁路车辆阻燃保护,阻燃保护等级,阻燃等级衡量及阻燃报告;材料和零部件的遇火性能和副作用及其分类、要求和测试方法;轨道车辆防火阻燃设计安全要求;轨道车辆防火阻燃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轨道车辆防火阻燃伴随测试的包括紧急制动、信息显示系统、火灾报警、消防设备等的技术安全要求。
英国轨道交通车辆防火标准是BS6853《载客列车设计与建造防火通用规则》,适用于各类轨道交通车辆。其制定目的是为了保证失火列车上或失火列车周围乘客的安全性,重点考虑列车建造材料的防火性能,并对车用材料的选择制定了具体要求。
欧洲除了上述三国的防火标准外,还有意大利和欧盟的UIC标准。目前欧洲正在致力于轨道车辆用防火标准统一化工作,相关标准CENTS45545已经形成法规于2009年在欧洲国家开始逐步推广。该标准是一套系列标准,其中第二部分是轨道车辆的材料防火和试验要求。
大邱灾难之后,韩国痛定思痛,政府正式下令检查改造所有存在问题的车辆,要求轨道交通车辆上必须使用满足更高标准的材料。2004年底,韩国建设交通部颁布《城市轨道车辆的安全规则改定令》,制定了关于轨道交通车辆安全的严格标准。其中明确要求车辆上尽可能采用新材料,即使在火灾等情况下,新材料要具有抑制火焰传播、烟密度、烟毒气扩散的功能。作为内饰材料,过去经常使用的有机化合物已经不能适用这种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地铁车辆新材料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无机陶瓷材料,其独特的防火性能引人关注。
无机陶瓷涂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耐腐蚀性和超高的硬度。该涂料采用纯无机材料,即使受到高温,因其内部不含有可燃成份,所以也不会燃烧。采用该涂料涂覆的铝板经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防火等级达到A1级的最高标准,即为不燃。在火灾发生时,该涂料不会产生烟雾,阻燃效果非常显著。
2004年,韩国轨道交通车辆中首先采用了无机陶瓷涂料技术,从原来的内饰材料到更换纯无机内饰材料的试验对比中,可以定量地确认各项目内饰材料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在各内饰材料品目别的火灾特性比较的检查结果中,无机陶瓷涂料的性能检验结果为:①烟雾密度,具有特别有效的改善效果。②氧气指数,改善效果显著。③新材料为不燃级别,着火点临界辐射热(CFE)、燃烧持续热(Qsb)等火焰传播特性指标中反应出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试验计算,新材料的车辆烟气发生的量降低了96%以上,火灾安全性也能得到非常突出的提高。这种程度的改善标准,达到了世界轨道交通车辆安全的领先水平。从2004年起,无机陶瓷涂料的防火性能被轨道交通行业认可,并在车辆及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中广泛采用。
我国于2006年起也开始引进应用该项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9号线的部分车站装饰材料中,先后使用了无机陶瓷涂料铝板。深圳地铁2号线列车的内墙板采用了该涂料喷涂的铝板整体成型技术。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