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在你看来,城市地铁建设有没有存在“过热”情况? 孟延春:原先咱们的公共交通有些是短缺的,所以有一段时间,地铁和其他公共交通建设比较快,这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有一些建设项目也是在补课。轨道交通建设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在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城市里搞轨道交通建设可能会有“过热”的情况。不过中国的大城市比较多,目前来看,地铁建设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不过,有的城市的轨道建设和它的地质条件有所冲突,这可能带来一些问题。这就说明,在论证的过程中,考虑得不是很充分。 现代快报:不具备发展轨道交通条件的城市,主要是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区人口数量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地质条件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衡量标准。 孟延春:确实是这样,但条件达到达不到,实际上还是看一个适用的成本。你要说它达不到标准,那它把工程投资的密度提高一些、工程措施采取得多一些,也能修地铁,但是它的单位造价就会比别的地方高。还是应该在动态的情况下看这个问题。10年前,我们修地铁,可能财力也是达不到的。我也认可“地铁建设存在前瞻性”。
现代快报:不少城市有一拥而上上马地铁的冲动,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 孟延春:地铁肯定是要有补贴才能运营下去的,地铁对经济的拉动,是其主要考虑的,换句话说,可能某个城市建地铁不完全是为了城市交通的需要,而是为了其他发展的需要。 现代快报:地铁是很难赢利的,而投入又是巨大的,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 孟延春:基础建设的收益,是不能够全部直接获得的,有很多收益是转到了其他的产业上,比如说地铁吸引了其他一些新的生产要素进入。它的收益是体现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上,还表现为生活品质提高了,空间的距离、时间相对缩短了。地铁获得了外部的好处,但不能全部靠收费来回报其成本。正因为公共交通建设可能会亏本,项目应该放在用量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方,以尽量缩小相关差距。 现代快报: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引起高度关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孟延春:在建设前关于条件的论证一定要充分,包括环境条件是否允许。另外要反思,我们在修地铁时有没有赶工期的情况?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自然的建设周期有没有冲突?一般来说,“赶在某某日前建成”的目标是要比建设周期超前的,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